“不了,家里老人会惦记。”

如今虽然不是十几年前那样会饿死人的世道,但也不好一次两次的留在人家这里蹭饭。

他就每天提前半个小时过来,先去看关大爷忙活好了。

过了没两天,于凌又要南下了。

她思来想去之后,准备带600块去进货。

之前的八个人都要去!大家都吃到甜头了嘛,没谁会舍得就此打住的。

火车票依然是徐然统一购买。大家伙都说,好想坐卧铺啊。

三天四晚,能在卧铺上或躺、或坐的去就好了。

那样人也不会太累!

而且,卧铺的话,不会有站票,人和行李就少了很多、很多。大家要把货弄上去放也要容易许多。

上次上车的场景,现在想想都还觉得累得慌。

上一次去,其实真的累惨了。

别看大伙儿当晚还去逛了会儿夜市,其实浑身酸痛。

为了节省开支,货进到了、火车票买到了就赶紧回北京。

为的就是节约在广州的花销啊。

那会儿是真舍不得一天几块钱的食宿费。为了省钱,都是四个人住的一个标间。

一米二的小床,睡两个成年人。

女的还好,男的估计一晚到亮都不敢翻身的。

回来后也不敢歇,赶紧的就去练摊。

都是仗着人年轻,身体还经得起拼。

徐然当时就道:“谁要是能找到地方开出能买到卧铺的介绍信,我负责去排队买票。”

他反正是没有这个人脉的。

众人面面相觑,然后苦笑。

卧铺票,那至少得是科级以上干部出差才有资格开到介绍信。

他们要是有这样的门路,还用得着这么苦哈哈的跑去南方进货,然后一路辛苦的把货肩背手扛的弄回去?

甚至,他们如果有这样的门路,早几年就回城了。还用等到79年云南的五万知青闹事儿,然后邓公发话‘让孩子们都回来吧’?

所以,这一回买卧铺票,钱真的不是问题了。

卧铺也就是硬座的两倍价格嘛。多几十块,大伙儿都出得起。

但是,有钱也没处开介绍信去啊。

那就还是只

章节目录